【危機】混凝土一統局面將被打破? 鋼結構建筑沖擊水泥需求!
發布日期:2019-08-30 作者:杭州立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點擊:
在日前召開的冶金行業會議上,有專家指出,我國鋼結構建筑僅占建筑總量的5%,應大力推廣鋼結構建筑、鋼結構橋梁、水利設施、地下管廊,擴大用鋼市場。
因此,建議從政府招標的公共建筑、棚戶區改造入手,逐步降低鋼結構住宅的成本,提高性價比,實現規?;?、模塊化、裝配化,達到節能、環保、隔音、抗震的效果,替代傳統鋼筋混凝土體系,打破“水泥”一統城市的局面。
早在2013年10月,國務院《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》中就明確提到“推廣鋼結構在建設領域的應用,提高公共建筑和政府投資建設領域鋼結構使用比例,在地震等自然災害高發地區推廣輕鋼結構集成房屋等抗震型建筑;推動建材下鄉,穩步擴大鋼材、水泥、鋁型材、平板玻璃等市場需求?!?/p>
在國外,尤其是一些發達國家,鋼結構建筑被大量應用。以日本為例,鋼結構建筑比例占80%,歐美則占50%以上,在鋼結構工業發展成熟的國家,鋼結構在建筑結構中的占比普遍超過40%。
中國鋼結構施工的起始點可追溯到1984年,當年中建三局中標中國第一座鋼結構大廈——深圳發展中心。因此,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前,中國鋼結構建筑還仍是“零”,總體發展進程較西方晚了幾十年。
國內目前鋼結構建筑比例在5%-6%之間,較發達國家有著明顯的差距。一方面,與我國長期以來的建筑習慣有很大的關系;另一方面也與我國經濟高速發展,鋼鐵需求大,鋼結構成本長期居高不下等因素息息相關。
在我國,鋼筋混凝土建筑長期占據主導地位的背景下,相關產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,其中就包括水泥行業。在構成水泥市場需求的三大因素:農村市場、基礎建設、房地產開發中,近年來房地產對水泥需求的影響最為明顯。
在國內不少水泥嚴重過剩地區,房地產市場需求曾長期占據主導地位,但隨著房地產形勢的下滑,產能過剩問題越來越嚴重。以四川成都及周邊地區為例,房地產對水泥需求的貢獻曾一度達到40%左右,而目前已經下降至30%左右。
近年來水泥行業飽受產能過剩之苦,與房地產形勢下滑不無關系。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筑的使用情況直接影響到國內水泥需求走勢,而鑒于當前國內大規模推廣鋼結構建筑的客觀形勢,未來或將進一步加劇水泥市場需求下滑態勢。
當然,值得指出的是,鋼結構建筑自身仍然存在諸多問題,例如隔熱、隔音以及耐久性等等。業內專家就此指出,鋼結構的應用,有其適用性和局限性,需要考慮到建筑用途,也需要有效解決上述現實問題。
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算起,國內鋼結構建筑已經有30年的歷史,但是目前推廣應用情況與鋼筋混凝土結構相比仍然有著巨大的差距,其中自然有其必然的原因。當前在鋼鐵產能過剩的背景下,大規模推廣鋼結構建筑是否符合社會發展需求,筆者認為需要打一個問號。
正如清華大學教授廉慧珍所言,“做任何事都切記一哄而上,一定要慎重,要結合歷史經驗,結合現實需求?!变摻Y構的使用同樣如此,既要解決本身存在的問題,也要回答好,為什么要用鋼結構,怎么用鋼結構的問題。